浅析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好的记忆力会让学习事半功倍。只有有了良好的记忆能力,学生才能积累扩大经验,掌握概念,从而进行判断和推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对学生来说,要提高记忆能力,就必须认识记忆的规律,掌握记忆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记忆效率。一、判断记忆力强弱的标准判断记忆力的强弱的标准不是单一的,好的记忆力表现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敏捷性指的是识记速度的快慢,通常以单位时间内记住内容的多少来衡量。在这方面,个体的差异性很大,对同一内容,有的人很快就能记住,而有的人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记住。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以记忆的敏捷性为判断记忆好坏的标准,因为有的人记得快忘得也快,而有的人记得慢忘得也慢。所以就引出了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持久性指的是识记的事物保持时间的长短。有的人能把识记的内容长时间的保留在脑子里,而有的人却会很快忘掉。记忆的准确性也是判断记忆力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对识记的材料记得是否正确。如果忽视记忆的准确性,那么记得再快记得再牢都是没有意义的。记忆的准备性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库中提取所需的知识。在一些知识竞赛中有的人反应快,而有的人反应慢,这并不表示有的人记得而有的人不记得,而是取决于在记忆中提取信息的速度。这就是在记忆准备性方面的差异。因此判断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强弱要兼顾到以上四个方面。二、中学生记忆的特点中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有很多质的变化。表现为以下特点:(一)中学生的有意识记忆增强在记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上,学前儿童是无意识占主导地位;小学阶段是无意识占优势,往有意识占优势转换的过渡时期;中学阶段则是有意识占主导地位。在中学时期,学生会主动识记难度较大的学习材料,以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还会积极探索好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二)中学生的理解性记忆增强在记忆方法方面,学前儿童是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小学阶段是由机械识记占优势逐渐转化为意义识记占优势的过渡时期。在中学阶段,尽管机械识记依然存在,但是机械识记的部分会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较少,而意义识记的成分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增长,并且逐渐形成其主导地位。对于一些没有意义的材料,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赋予它们意义,从而提高记忆效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