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深化教育
改革是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实际的教育部门的人事、
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师德建设乃至整
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1)改革旧的人事制度。要废除教师职业终身
制。制定实施“进行来,留得住,出得去”用人制度,建立招聘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
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
只有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才能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
辙,激励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改革现行分配制。把教师享受
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起钩来,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是,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
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
拉大不同岗位职责的工资差别,实现工资与工作职责一致。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学校制
定九级工资制,在这方面已为我们打破了坚冰。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学校规模确定
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现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
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3)健全考核评价制度。道德的维系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
传统和教育,为此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特别是舆论的力量。那么,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
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就要在大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识,
深入广泛宣传师德规范,使广大教师对教师行为的真善美取得共识的同时,制定和完善于融
合师德内容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辅之以相应的奖惩,
弘扬献身教育,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3、各
级领导机关率先垂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
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在形成这种氛围过程中,首当
其冲的应是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单位,各级领导首先做出样子,树立形象。使广大
教师看到职业道德水准提升的真实所在,对坚定信念,激发道德人格,恪守道德规范,其作
f用无疑是现实、有力和巨大的。在社会不良风气依然漫延的环境下,领导机关的示范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你认为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是怎样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