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革,归并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推行“一站式、一窗式”审批服务。因此,对接上海自贸区是宁波的必然选择。
二、以宁波为主体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对策建议
上海自贸区建设涉及面广、层次多、内容实、措施细、在总体方案之外又有若干细化政策和规定,各类举措交叉穿插、非常庞杂。因此宁波对接上海自贸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步推进,逐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一是推动监管部门推动关检“三个一”试点。关检合作“三个一”是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便利化举措,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6个口岸实现关检合作“三个一”,但宁波尚未落实。
二是培育壮大新型服务业态,继续深化宁波跨境贸易电商试点,完善进口备货模式,争取进口电商集货模式,拓展O2O、C2B等其他跨境电商贸易模式。加大培育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离岸服务外包、文化保税贸易、全球维修检测等新兴服务业态,重点鼓励海关特殊监管区设立从境内外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类金融公司。
三是突破部分金融创新试点。结合企业对金融创新的实际需求,深化境外放款、跨境贷款和中资企业外汇质押本币贷款、内保外贷、等外债管理改革试点。争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个人境外投资放开试点和离岸金融试点等政策。
四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参照国际惯例,推动管理方式从以货物为主逐步向以企业为主转变,管理重点从事前管理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主,推行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事先默认企业为守法诚信企业,通过抽查加强风险控制,已营造更便利的环境。推行信息联网监管模式,建立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信用信息记录、查询和共享,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制度。
五是推动与上海自贸区的产业错位发展。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承接自贸区的溢出效应。上海自贸区主要以培育现代服务业为主,原有的部分制造业项目有逐步外迁的趋势,要充分依托宁波的区位条件和产业配套优势,针对自贸区内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大招商力度,成为主动对接自贸区产业转移的产业协作区。
六是努力实现与自贸区的联动发展。积极为上海自贸区发发展做好配套服务,发挥特殊监管区的政策功能优势,加强在金融、投资、贸易等领域合作,利用保税仓储优势,为自贸区提供仓储、加工、配送等保税仓储物流配套服务。发挥特殊功能优势,吸引自贸区内注册的金融机构在宁波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探索将自贸区期货保税交割、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