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作者:王显利蒙彦宇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25期
王显利蒙彦宇
(北华大学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一线适用、落地生根”是北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该文介绍了北华大学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2301
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北华大学系省属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属于应用型人才,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两千余名土木工程领域的毕业生,我们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专业办学目标,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线适用、落地生根”的办学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高,除了相应的培养方案,结合工程实际和行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行业和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外,拥有或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
1关于双师型教师
所谓双师型教师,就目前研究者观点与表述可以概括为如下六种观点:一是“双证”说,这种说法认为凡是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说或者叫做“双素质”,认为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第三种是“叠加”说,与前两种相比,此观点比较折衷,也比较普遍,它强调的是“双证十双能”;四是“双职称”说,要求教师既具有讲师的职称,又具有工程师的职称;五是“双层次”说,认为教师既要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从专业实践的角度引导学生人格价值、又能指导学生获得与个人个性匹配的职业的一种复合型教师;最后一种是“特定”说,这种观点只是指出“双师型”的提法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一特定的情况就是当前职业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双师”的提法就不再有意义,因为普通教育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结合有些学者的论述可将其概括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双职称型”,即教师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应取得工程师职称;另一种是“双素质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