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10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题干是对舌尖现象的描述。11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反映是A表象B想象C感觉后像D印象【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题干是表象的定义。12实行“自觉纪律”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记录”。1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
27
fC心理现象D生理现象【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4视觉中枢位于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枕叶是视觉中枢。15我国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壬寅学制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16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这种思维是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再造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聚合思维即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再造性思维也称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解题能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强。17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A商人B政治家C军人D官吏【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略。18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介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19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是
A外部评价B内部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
37
f【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略。20下列选项中,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A“以教师为本”的课程理念B“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C“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D个性化的价值追求【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校本课程开发提倡“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