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和“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需界定学科课程知识。在当今的中学教学中出现“一标多本”的教材格局,主流版本的有“岳麓版”和“人教版”,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界定学科课程知识;如何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教学来实现课标的三维目标,并体现课标基础性、多样性、时代性、人文性的精神,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既传统又富挑战性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怎样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依托,立足课标、纵揽全局、回归课堂,使师生能“有选择地讲与学、有目的地合作与探究、有收获地追寻历史的本原与魅力”,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持久驱动力。4、健全课程知识和培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归宿。我们并不完全否定“一言堂”、“满堂灌”,因为这样的做法仅仅是教学手法的问题,我们
f反对的是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反对过分追求统一性、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反对过分强调分数的唯一性、忽视技能的可塑性,反对知识的至上性、忽视人性的多样性。我们更反对离开历史事实而无节制开展无谓的探究活动,既浪费教育资源,又使受教育者难以得到有效的收获。我们追求的是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突出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发掘课程知识中可以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和资源,重新构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力求通过对课程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这是本课题组进行研究的归宿。
二、课题理论依据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为指导,依据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市情、校情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力求探索出重视课程知识教学的可行途径,并为体现历史学科在新课程中的发展价值服务。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一)研究目标1、通过教学实践、调查研究,总结新课程标准推行过程中,对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教学中出现的主要现象、问题。2、提出和创设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意见和可行的建议。3、制定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对加强高中历史课程知识教学的相关基本理论。5、全面实施对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6、体现历史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科价值,进一步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二)研究的基本内容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对历史学科中必修课的不同模块、单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制订详细、可行的教学目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