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临淮中学胡正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很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及思想政治课教学顺利进行。因此,分析学生厌学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就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关心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本人谈谈粗浅看法。(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本人是一所重点高中的政治教师。笔者发现本校有一部分学生有明显的厌学情绪。为此对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原因做了一些调查与研究。学生是由以下几个原因而对政治课产生一种厌学情绪:(1)教师方面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教师“一灌到底”,久而久之,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尤其是一些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满堂灌”法、“题海战”法、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对政治课的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2)学生自我心理方面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是学生产生厌学的重要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人生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受意志力、自信心、情绪控制的影响。现实的学校学习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加之他们又承载着家庭、学校、教师的较高期望,而这些独生子女恰恰在自信心、吃苦精神、抗挫能力等方面远不及其父辈。所以一部分学生则移情于网吧、游戏厅等。(3)非主流文化方面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政治课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非主流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对政治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4)学校方面由于历史与传统的原因,许多学校政治学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弱势学科”。这使得许多学生根本不愿也不想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中。对政治学科本来瞧不上眼但又不得不学,久而久之导致部分学生厌学。(二)政治教师的主要措施学生的厌学心理直接影响和削弱教学效果。但,厌学心理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教师教学有方,是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要求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