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
第3页
f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Y物质是_____,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培养基。(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M中细菌细胞数为2107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100L稀释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200个,则至少应将摇瓶M中的菌液稀释______倍。(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S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S的降解量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4)若要测定淤泥中能降解S的细菌细胞数,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4类营养物质,即__________。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2)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_______。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答出2点即可)。
第4页
f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答案
1、B
2、D
3、D
4、A
5、C6、A
29、1细胞膜2参与信息传递3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4脂质和蛋白质
5叶肉细胞
30、1减少杂草对水分、矿质元素和光的竞争;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2肥料中的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3A和C4作物A光饱和点高且长得高,可以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光饱和点低且长得矮,与作物A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
31、1胰岛B2高3增加4甲组大鼠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5获得了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的动物,这种动物可以作为实验材料用于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
32、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