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日期2014626班级11应化2姓名李阳成绩学号1131222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二、基本原理
1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按离子的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大类;2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后,不但定向地吸附在水溶液表面,而且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在溶液中发生定向排列而形成胶束图1;
3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的增长,球形胶束还可能转变成棒形胶束,以至层状胶束。如图2所示。后者可用来制作液晶,它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
f图2胶束的球形结构和层状结构4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以CMC表示。在CMC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转折,如下图所示。
图325℃时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和浓度关系5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的电导值,作电导率浓度关系图,由图中的转折点即可求出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在该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
三、仪器、试剂
DDS6700型电导率仪容量瓶100mL试管DJS1A型铂黑电极移液管恒温水浴
氯化钾分析纯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了解和熟悉DDS6700型电导率仪的构造和使用注意事项。2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准确配制001molL1的KCl标准溶液;3十二烷基硫酸钠在80℃烘干3小时后,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准确配成
f0100molL1的溶液;4将0100molL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准确稀释成浓度为0002、0004、0006、0007、0008、0009、0010、0012、0014、0016、0018和0020molL1的溶液各100ml;5开通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的电源预热20mi
。调节恒温水浴温度至25℃。6用电导仪从稀到浓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电导率。用后一个溶液荡洗存放过前一个溶液的电极及容器3次以上,各溶液测定前必须恒温10mi
,每个溶液的电导率读数3次,取平均值。7列表记录各溶液对应的电导率或摩尔电导率。
五、原始数据T25℃
浓度molL000200040006000700080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
1
P1011kPa
G1ms023004150597071907820859094011131281142816081733
1
G2ms023104160597071907810859094011131282142816071733
G3ms02310416059707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