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展现了这位俗世奇人之“俗”之“奇”。评分:共4分。结合文章1分,围绕其中一个手法合理阐述自己的理解2分,语言1分。
【2016西城二模】(二)阅读《天姥歌声》,完成第1618题。(共11分)天姥歌声①浙东新昌有这样一个美丽传说,古时上山砍柴采药的先人,曾在一座云雾飘渺的山上,听到仙人天姥(mǔ)纵情地歌唱,后人就把这座山称为“天姥山”。②天姥大概是位女性,我们无从窥见她那神秘的容颜,但她肯定有石破天惊的歌喉。据说她歌唱的时候,飞禽为之翔舞,走兽为之和鸣;响瀑为之鼓掌,鸣泉为之弹琴;草木为之欢笑,岩石为之点头;砍柴的樵夫放下了锃亮的刀斧,采茶的姑娘停止了蝶舞的手指。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空间已然凝固。③后来天姥回归天国,山上从此沉寂,再无歌声……④过了若干年,历史翻到了南北朝时期,号称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出仕永嘉,这时的天姥山荆棘遍地,寸步难行。谢灵运率领乡人披荆斩棘,移石凿岩,终于开辟出一条长达70里的驿道,人们称之为“谢公道”。崎岖险峻、风景优美的天姥山给了这位山水诗人很多的灵感,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
f⑤谢灵运开辟的谢公道,让多少文人纷至沓来;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引起多少诗人的由衷共鸣!有人惊奇地发现,《全唐诗》收录的2000余位唐代诗人的诗作,竟有450多位诗人的1500多首诗,在为天姥山深情地吟唱!⑥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⑦原来,天姥的歌声,并没有随着天姥的离去而沉寂,反而随着诗人的纷至沓来而愈加嘹亮,直至唐朝达到高潮。这些诗家或载酒扬帆,击节高歌;或竹杖芒履,徐行低吟。他们无不尽情赞咏着天姥风光。文化、传说、故事、胜景,都为浙东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使那里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精神世界。⑧乍看天姥山,实在没有什么不同凡响之处。方圆三十多平方公里,连绵十几个山头,中间那尖尖的主峰,海拔也不过八百来米,看不到海上日出,听不到天鸡高唱,更难寻洞天石扉,也并非世外桃源。⑨但天姥确实有其独特之处,除了天姥的由来能激发诗人无边的遐想,更有那山上的传说能撩拨起无限的诗兴。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斑竹村口,有一座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石拱桥。正是这座小桥,和“仙宗”司马承祯的传奇联系在了一起,它的名字就叫“司马悔桥”。相传,司马承祯因唐玄宗连发诏书请他出山从政,只好打点行装上路。走到斑竹村的这座石拱桥时,见到这里高山流水,林木葱郁,清新明媚,顿生悔意:何必出山自寻烦恼,还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