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被奉为经典,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节选自黄仁宇《孔孟》.6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章,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生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孟子则忧患、紧张。B.在人性善恶方面,孔子内心存在性恶论,孟子则明确主张性善论。C.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D.宋朝以后,《孟子》地位高于《论语》,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二者地位不同了。7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孔子和孟子二人的个性不同。B.《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C.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孟子所说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fA.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说明,孔子对自己所坚持的“仁”,并不很自信。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话里看出。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本性产生的。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式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不很严重;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D.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还相当宁静的社会,他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有恢复的希望,这表现了他一腔复古的热忱。三、文言文阅读理解(共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2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