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统计过程控制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安红丽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15期
摘要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重点,不论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有很多相应的标准产生,都是注重通过从产品设计输入、方案设计、文档评审、阶段评审、设计输出、生产过程控制等中间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在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中,可以应用SPC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区分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是在进行正常波动还是异常波动,这样可以对过程的异常情况及时的提出告警,提醒质量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排除异常,使生产过程恢复稳定,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企业要开始引进控制图的具体的方法和步骤,统计过程控制的优点及发展特点、企业运用统计过程控制的效果。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控制图;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C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90135020引言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StatisicalProcessCo
trol,简称SPC)。这是一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过程控制的工具。在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可以应用SPC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区分出产品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这样可以对过程中的异常及时地发出警告,提醒质量监测人员来迅速查明问题,并解除异常,使生产过程恢复稳定,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传统的质量控制一般是经过专职检验对产品进行符合性检验验收,挑出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这种检验方法通常比较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不够经济。因为它是对不合格品产生以后的事后把关。SPC技术出现以后,让企业的质量管理从这种事后把关模式发展为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监控,关注事前预防,因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质量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重点,不论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有很多相应的标准产生,都是注重通过从产品设计输入、方案设计、文档评审、阶段评审、设计输出、生产过程控制等中间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1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11小概率事件原理在生产过程中,只有相互独立的偶然因素影响时,产品的特性值会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平均值(μ)与标准差(σ)是相互独立的,不论μ与σ取什么值,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μ3σ,μ3σ】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于是产品质量特性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