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在我院“双能力”人才培养改革基础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决定开展我院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现就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部署和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明确要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充分的研究与论证基础上,制定符合专业特点与行业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基本原则1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人才培养应立足我院教学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以及我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最新精神,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各专业应结合学科和专业不同,确定更为具体的人才培养定位。2坚持地方型大学的定位的原则各专业应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调研广东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本科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专业邀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成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成的主要特点,我院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为“三个基础”和“三个能力”即培养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4坚持“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原则“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中,“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体现基础能力的培养;“模块”包括专业模块课程和创新创业模块课程,体现专业
f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等培养。各专业应进一步明确、细化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平台课程体系和所占学分比例,认真研究专业能力构成,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三、任务与要求1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环节所占学分比例,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加强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研究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增加专业创新课程和专业创业技能等课程,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