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运用任意色彩手段,表现简单
的色彩关系和色调的能力。2掌握相关的色彩基础知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高雅的审美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的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2准确地将真实的景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彩色笔,纸张、资料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展示四季组图,回答问题:(1)每一个季节都出现了什么颜色?(2)这些颜色给你怎样的感觉?春天:草绿色,生机勃勃。夏天:粉红色,娇艳夺目。秋天:金黄色,丰硕饱满。冬天:银白色,寒冷苍茫。二、新授1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么多丰富的色彩?生思考交流:之所以能够看到多种色彩主要是因为光线。(1)解读太阳光谱分析图:了解太阳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f可见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可见光:射线和电磁波。(2)物体自身会吸收可见光的一部分颜色,并反射一部分颜色。反射的颜色即人眼看到的物体的颜色。2小练习:说出物体反射的颜色。3大自然有丰富的颜色,我们无法一一调和出这么多的颜色,但是我们可以将差别不大的色彩进行归纳,这就是色彩归纳法。(1)用网格划分画面。(2)分析每个格子主要的色彩。(3)网格划分得越密集,色彩归纳得越详细。4小练习:对图片进行色彩归纳。5把大自然的颜色带到画面上:画面中每种颜色出现的比例不同,画面也会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这种色彩变化之间的关系,就称之为色调。6一个环境或者一幅作品的主色调就是由环境或作品中的主要颜色决定的,也称主色调。(1)主色调明显:紫色调、橙色调。(2)主色调不明显:蓝绿色调。(3)不要被小面积的颜色干扰。三、课堂练习1大自然不同色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分析四季景物的色调,并表达感受。2如何确定作品的色调?(1)作品颜色是否明亮。
f(2)分析各种颜色的比例。(3)确定占比例最多的色彩为画面的主色调。3分小组,用色彩归纳的方法表现大千世界之美,并说明主色调,和这种色调给你怎样的感受?四、课堂展评分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五、课堂小结色调的知识现在广泛运用于设计之中。运用好色彩,能让我们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探索自然和人文之美。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