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望排出物与分泌物(一)望痰涎涕唾
文案大全
f标准实用
1、痰与涕痰黄粘稠成块──热痰痰白清稀,灰黑点──寒痰痰清稀而多泡沫风痰痰少而粘难咯──燥痰痰白滑量多易咯出──湿痰痰中带血、鲜红──热伤肺络脓血腥臭痰──肺痈咳吐涎沫,口张气短肺痿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流清涕外感风寒久流浊涕鼻渊2、涎与唾口流清涎量多──脾胃虚寒(脾冷)口中时吐粘涎──脾胃湿热(脾热)不自主流涎──中风后遗症“滞颐”(小儿口角流涎)──脾虚、胃热虫积(二)望呕吐物小结:名词解释:1、解颅囟填囟陷
2、瘿瘤瘰疬3、斑疹痈疽疔疖简答:1、何谓“五轮学说”2、试述痰的性状与病机3、试述小儿指纹色泽的临床意义八、望舌
概念:是通过观察舌质、舌苔的变化以
诊察疾病的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舌色、苔色的主病及其机理2、掌握舌态、苔质的主病及其机理3、了解相兼舌的分析方法重点:舌色苔色主病难点:舌态、苔质变化与主病舌诊历史简介
1、《黄帝内经》
舌诊历史简介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舌诊历史简介
3、宋代有了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
《敖氏伤寒金镜录》
舌诊历史简介
4、叶天士《温病条辨》注重“温
病察舌”
一、舌诊基础
(一)舌的结构与舌象的物质基础
舌的结构
舌的结构
舌正面图
舌的显微结构
(二)脏腑经络与舌象
1、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二)脏腑经络与舌象形成的关系
2、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
散舌下
(二)舌与脏腑的关系
3、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精气神与舌象
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盈亏有关
唾为肾液;涎为脾液(金津、玉液)
舌诊脏腑部位分布图
(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1、坐位或卧位
2、自然伸出
(二)望舌的方法
1、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
根部
2、刮舌:以鉴别舌苔真伪
诊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影响:变色
2、饮食或药品影响:染苔
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齿痕、干燥等
正常舌象及生理差异
(一)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

干湿适中--为气血充足,阳气旺盛
文案大全
f标准实用
(二)舌象的生理差异
1、年龄因素:儿童多淡嫩;老人多紫暗
2、体质因素:有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
地图舌等,但无任何临床表现
3、性别因素:无明显差异
4、气候因素:
夏季炎热潮湿,舌苔略黄厚

秋季气候干燥,舌象微干而欠润
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