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
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假神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患者2、神志异常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望神的注意事项
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
二、望面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
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一)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血脉分部丰富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1)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2)面色与脏腑有内在联系(二)面部色诊的意义1、判断气血的盛衰:2、识别病邪的性质:3、确定疾病的部位:
气色正常:脏腑未伤,正气未挫,预
后较好,其病易治气色不正常:脏腑已伤,正气已虚,
预后不佳,其病难治色与泽的关系色与泽,又称“气色”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内经》记载望色的方法(1)按照五色与五脏对应的关系青--肝赤--心黄--脾白--肺黑--肾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1)按照颜面的脏腑分部位诊图(2)(三)望色十法(四)常色与病色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1)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文案大全
f标准实用
(2)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2、病色1五色善恶顺逆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
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
恶色-枯槁、晦暗、暴露
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
《素问五脏生成篇》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
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青如草兹、赤如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2五色主病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五色主病2、赤色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五色主病3、黄色主虚证、湿证
虚证:脾虚──黄胖(黄而虚浮)血虚──萎黄(淡黄枯槁无
光)黄疸:阳黄──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