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造成泄漏。4212储罐、蒸发器、缓冲罐、阀门、管道及附件因腐蚀损坏造成泄漏。4213运行巡视不到位或检修质量问题,造成设备漏泄。422蒸发器及缓冲罐爆炸
氨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高热后可能发生爆炸。423储罐爆炸
因高温、雷击、过量储存或其它不可抗力引发储罐爆炸。424运行和检修定期工作不到位,造成氨区设备损坏,使胺区不能正常运行。425液氨运输槽车运输量超限或设备维护不当,发生泄漏,爆炸起火。5预防措施5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危化品管理法律法规,储存及使用前办理储存、使用许可证。52氨区、脱硝系统操作人员(检修、运行)必须经过危化品管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同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公司每年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53储存氨的容器,必须进行定期压力容器检验,外部检验每年一次,内部检验依《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54系统安装的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满足存储液氨及氨气的需要,严禁使用红铜、黄铜、锌、镀锌的钢、包含合金的铜及铸铁零件和备件。55系统应定期进行严密性试验,确保系统不发生泄漏。56将氨系统阀门等设备作为重要设备加强检修和巡视,液氨蒸发系统除检修人员定期检查外,运行值班人员也要利用便携式氨气监测仪对系统周围进行检测,确保系统无泄漏。一旦发现泄漏,立即进行可靠隔绝,并进行抢修。抢修应在氨气检测装置无报警后进行。57氨区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同时做好防雷击措施,安装并保证接地装置良好。58蒸发器及缓冲罐在操作时应缓慢进行,防止因液氨迅速膨胀造成高速气流摩擦生热,发生爆炸。59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压超量85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510氨系统应设有紧急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消火栓等消防设施。511氨区配备必要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静电服、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必须的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512事故抢修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同时应避免氨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接触。513对消防和喷淋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当有微量氨气泄露时运行人员可启动淋水装置,对氨气进行吸收,减少氨气污染。514氨区及脱硝系统使用的安全阀具备国家检测机构出具的校验合格报告。515保证氨气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正常工作。516保证氮气吹扫工作的正确进行,氮气装置的可靠运行。517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