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判断就属于认知灾难化的这样一种判断,在应激反应强烈的那种状态之下,人们倾向于对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过分强调,或者说对它的后果有夸大的倾向。当我们处在一种不利的情景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对我们的认识一个事物,对一个事物做出评价,会有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消极的。r
r
第三方面就是防御反应,防御反应我们可以分成两种层次的防御反应,一种防御反应呢就是意识层的,比如我们考试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异性朋友跟自己分手,导致失恋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说这没什么,这没什么,我会处理的,我会过去的,就是在公众面前,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有意识地要防御紧张因素作用于我们,而我们出现失态,出现严重的消极反应,但是,在潜意识层里头,有的时候我们尽管口上说这不算什么,它马上就会过去的,但实际上这事情不会马上过去的,可能我们内心体会到痛苦,在潜意识当中,人的精神活动内部,就有这样一种机制,潜意识当中,使用一种机制,防御不良的反应,然后使自己痛苦减轻,比如说高考落榜,他可以解释说,没考上大学更好,考上大学还得苦读好几年,考不上大学正好我就不上学了,我就找一工作了,家长也没的说了,我考不上嘛,表面上看,自己给目前自己这个行动,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然后就减轻了内心的痛苦,这是潜意识的防御机制,比如说女朋友跟自己分手了,他就说,嗨,本来我对她就不满意,有时候我做心理咨询工作,有时候接待一些来访者,他们谈了他们自己的情感的挫折,但是一边谈一边告诉我,本来我就不太喜欢他,我对他就不太满意,他有几个毛病什么的,其实我早就想了,要不我就和他吹了,那假如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那他来找我干什么,正好你摆脱了这个不理想的,再找一个理想的不就行了吗,其实这是潜意识的一种防御,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感兴趣,就是说是不是这是好的心理状态,是不是这种方式减轻痛苦,有助于心理健康,我们的观点是这样,就是说,假如我们少量地,在某些场合和时间条件之下,少量地使用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酸葡萄心理,比如合理化作用,或阿Q精神这样的东西,有助于我们减轻痛苦,有助于我们缓解不良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大量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就像阿Q那样,被人打了一个嘴巴说,现在的孩子不象话,儿子打老子,那如果说你这一辈子,活了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你自己解嘲一下,把当时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一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