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斜线和平面不垂直,不平行。
如果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0。的角。
求法一:公式coscos1cos2;求法二:解直角三角形,斜线、斜线的射影、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求法三:向量法:已知PA为平面的一条斜线,
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过P作平面的垂线PO,连结
OA则PAO为斜线PA和平面所成的角为,则
si
si
OPAP2
P
O
O
cosOPAPcos
AP
PA
O
A
’
PA
③、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直线叫二面角的棱;
A
BA
B’
’
二面角的平面角:垂直于二面角的棱,且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
求法一:几何法:一作二证三计算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再解直角三角形;
求法一:向量法: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1和
2分别为平面和的法向量,记二面角l的大小为,
A
则
1
2或
1
2依据两平面法向量的方向而定
总有
cos
cos
1
2
1
1
2
2
,
1
2
若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则arccos
1
2
l
1
2
若二面角l为钝二面角则arccos
1
2
1
2
11、距离(满足最小值原理)
(1)、点到平面的距离:一点到它在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
O
A‘B
A
A‘O
B
P
求法一:解直角三角形;求法二:等积法,利用体积相等;
求法三:向量法:如图点P为平面外一点,点A为平面内的任一点,
AO
平面的法向量为
过点P作平面的垂线PO,记PA和平面所成的角为,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则点P到平面的距离dPOPAsi
PA
PA
PA
PA
(2)、直线到平行平面的距离:直线上任一点到与它平行的平面的距离;求法: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求。(3)、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共垂线段的长度;求法: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4)、异面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异面直线间的部分;(公垂线是唯一的,必须垂直相交)
求法一:解直角三角形;求法二: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的距离公式:l2d2m2
22m
cos
求法三:向量法:先求两条异面直线的一个公共法向量,再求两条异面直线上两点的连线在公共法向量上
的射影长。设E、F分别是两异面直线上的点,
是公共法向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