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差异分析及政策选择探究
作者:张隽逸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9年第06期
摘要:有效分析农业区域发展差异,能够帮助各区域因地制宜的制定农业发展计划,从而提高区域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将全国31个省市分为4个大区,分析农业区域发展的差异,并研究发展政策的制定与选择,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区域发展发展差异政策选择
农业经济效益是构成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业生产还为我国十四亿人口提供了可靠的粮食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在农业技术、劳动力水平、农业积累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因此,为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研究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差异,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政策,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全面提高。
1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差异化分析
我国的31个省份可根据评估农业发展的11个指标,即化肥、农药用量、用水量、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水库数、粮食产量等,分为4个农业发展阶段:(1)现代农业阶段,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2)农业工业化高级期,包括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安徽、福建、广东、江苏。(3)农业工业化中期,包括东三省及内蒙古、新疆、海南。(4)传统农业转型期,包括其他西北、西南地区的省份。下面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4个分区进行具体的差异化分析。
11现代农业阶段区域
北京、上海等地是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其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加之该区域的人口众多,资源使用压力较大,因此,农业并不作为主导行业。但由于经济水平及技术水平较其他省市发达,因此,在农业技术利用及农业现代化管理方面有较大优势,使得该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也处于全国靠前位置。
12农业工业化高级期区域
自古以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就占据着农业发展的优势,该区域气候条件适宜、自然资源充足,且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涉及到的农业生产成本较低。此外该地区包括的几个省份对农业的发展相当重视,为农业生产的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因此,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势头迅猛,农业科技化、技术化水平高,从而成为我国优质粮食的主要生产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3农业工业化中期区域
东三省地处东北平原,具有较好的地势优势和土质优势,而新疆内蒙古也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因此,这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