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两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把物质归结为某些具体的形态,并且认为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坚持原子时世界的本源。局限性: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孤立的、片面的②发展变化,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消亡和新事物的产生;静止不变,即使承认变化,也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③承认矛盾,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否认矛盾,把事物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外力的作用。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焦点。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的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的状况怎么样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①区别:a研究对象不同b揭示的规律不同②联系: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b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c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8马哲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思想9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实现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0马哲的特点①实践性是最显著的特征②科学性是本质特点
f③阶级性事最鲜明的特点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事物质的唯一特性。
2运动、静止及其相互关系运动时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不可分割: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客观世界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的含义:①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