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并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3、了解温室效应及防范措施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培养学生从
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验证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由“狗死洞”引入。
【自主探究】
1、碳的氧化物有
和
两种,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
。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常温下它是色味
体,密度比空气
,溶
于水。化学性质有: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
;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是利用了
的性质。
3、能产生温室效应气体有
、
、
、
等。防
止
温
室
效
应
的
主
要
措
施
有
;
;
。
【合作探究】
1、分组实验一:在烧杯内放两只高矮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将收集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缓缓
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结论:
2、分组实验二:向刚才集满二氧化碳的软矿泉水瓶内加入半瓶水,立即扭紧瓶盖,振荡。
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结论:
3、补充实验1:用试管取少许实验二中软矿泉水瓶中的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
现象。
猜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证明:自己设计实验或参考课本P118实验65,利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证明你的猜想,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分析
f问题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2干燥纸花接触水和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现象为什么不
同?说明了什么?
结论:
化学方程式:
4、补充实验2:用试管加热实验二中软矿泉水瓶中的水,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
5、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比空气,
溶解性
6、固体二氧化碳又名
,用途
。
阅读教材P119~P121,完成以下问题:1、进入久为开启的菜窖应该做一个什么实验?为什么?
2、农民它说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却称它为“粉刷
匠”;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
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些说法分别指CO2哪些用途?利用了它的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