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内蒙古脱贫攻坚的经验、问题及对策
作者:乔光华来源:《北方经济》2017年第08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把精准扶贫作为自治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来抓。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规模为78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57,与2013年建档立卡初期相比,贫困人口规模减少一半,贫困发生率下降了51个百分点,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自治区扶贫攻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新的对策。一、主要经验(一)创新扶贫工作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帮扶人员作用贫困地区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县、乡、村三级扶贫工作机制;给予驻村干部相应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对扶贫工作的开展进行正向激励;由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牵头联席会议,对驻村干部实行常态化督查考核,每月督查通报、每季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和资金分配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帮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帮扶成效。(二)因地制宜,创新产业脱贫模式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产业脱贫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依托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贫困户收入渠道,实现了主导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双赢。如赤峰市林西县通过发展地方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或重点项目,增加贫困户生产性、财产性、劳务性和资产性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如佰惠生公司“甜菜富民”模式、正邦集团“生猪富民”模式、德青源公司“金鸡富民”模式、恒光大公司“中药富民”模式以及天拜山公司“野果富民”模式。(三)发挥金融扶贫作用,实现企业与贫困户双赢将财政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金,投入到实力雄厚、有扶贫意愿、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能保证资金安全运行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按照一定的年收益率定期保底分红给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既解决了他们的贷款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贫困户的增收问题。(四)创新健康扶贫模式,避免因病致贫、返贫因病致贫已成为目前内蒙古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占比高达42。为解决这一难题,各贫困地区积极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拓宽贫困户报销渠道,增加报销比例,控制贫困户最高支付水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平。目前各地区基本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险、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