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析李贽诗歌的艺术特点
摘要:李贽是明代晚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文学理论方面提出了“童心说”,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领域独树一帜。李贽的诗歌传世不多,但其诗歌创作有着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他“童心说”的特点。他的诗歌不仅有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作,也有珍视亲情友谊之作,还有对其人生遭遇的感慨。而其诗歌的语言大多通俗易懂,平白朴素,不拘泥于形式。关键词:李贽;诗歌;童心说;艺术特色
李贽,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学者和文学家。本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泉州晋江人。他提出了“童心说”的文学理论观念,他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认为童心是人在最初未受到外界干扰时毫无做作,绝对真诚的本心。如果失去童心,就是失去了真心,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由此可见李贽对童心的重视。他这一文学理论对其诗歌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贽诗歌的形式不拘泥于一般诗歌的格式,有些诗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句或律诗。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些打破常规的诗句,他会在七言诗中穿插五言诗句。例如《过桃园谒三义祠》“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我来拜祠下,吊古欲沾襟。在昔岂无重义者,时来恒有白头吟。三分天下有斯人,逆旅相逢成古今。天作之合难再寻,艰险何愁力不任。桃园桃园独蜚声,千载谁是真兄弟?千载原无真兄弟,但闻季子位高多金能令嫂叔霎时变重轻。”①,这首诗以七言为主,但是中间也有“我来拜祠下,吊古欲沾襟”的一联五言诗句,以表现他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敬佩和感慨。而诗的尾联“千载原无真弟兄但闻季子位高金多能令嫂叔霎时变重轻”,用了长达十七个字的句子,将桃园三义士真挚的友情与苏秦之妻嫂重金钱而轻亲情作比较,感慨当下社会人们已经不能像桃园三义士那般单纯的交往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重情反而重利。这么长的句子读起来无丝毫的拗口之感原因就在于诗人内心激荡着真挚的情感,不用如此长的句子就不足以表现其心中的感慨。李贽的诗

《续焚书注》,张建业、张岱注,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第320页
f歌没有刻意去模仿唐宋的诗歌体制,而是遵循了其内心的真挚情感,根据情感的变化选择适合情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