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做好这一点,需要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检验科人员等多方面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本文分析上述人员对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旨在说明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为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前提。
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需要有更高标准的临床检验来满足临床的需要。各级实验室也相继开展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活动,以保证临床检验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甚多,所导致的误差占总误差的一半以上。目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还未能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单开始,经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送到检验科直至分析开始时结束。此过程需要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患者、检验科人员等密切配合、交流和沟通,才能避免因临床症状与检验结果不符时,出现的医护人员与检验科人员相互抱怨、不信任情况。本文就以上相关人员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说明医护人员和检验科人员既要各尽其职,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要密切配合,共同提高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临床医生在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中应尽的责任
11临床医生要合理地为患者选择检验项目临床医生应根据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针对性强的检验项目,尽可能使检验结果能发挥其作用,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临床医生应积极与检验科人员沟通,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影响因素。
12临床医生应了解检验科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有些医生只关注检验结果,忽略了检验科仪器和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在对群体性筛查实验中,应选择敏感度高的检验项目,以提高阳性率,避免漏检;而对于疾病的确诊时,应选用特异性高的检验项目。同时,也应为患者选择快速的检验项目,以免贻误病情。
13临床医生应熟悉生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生物学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医生应熟悉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生物学特征。不同时间段的结果也不一样,例如正常人的白细胞一般下午高于上午,一天内结果可相差2倍。
f2护士在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中应尽的责任
21护理人员应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理论知识培训深入了解采集标本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如饮食可以使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等多种项目升高,运动可以使白细胞、丙氨酸、乳酸等明显升高。
22护理人员应掌握标准化采血技术护理人员采血应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应尽量避免溶血。静脉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