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细则
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秩序,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特制定本细则,要求全体教育教学人员严格执行。
一、教育教学计划
1各组织部门(学校、年级、学科、少先队)学年计划中,明确质量目标、拟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拟设置的教育环境、主要工作任务及管理研究的举措。注:教育环境设置参见《小学教育宣传媒体管理办法》。2班主任要制定班级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个别学生(群体)教育计划,计划要统筹相关教育教学资源。统筹资源一般分为:统筹班主任掌控的资源、寄宿生晚间资源和相关学科教育资源三个级别。计划一般包括:育人目标、学生现状分析、阶段工作目标、主要教育教学任务、统筹资源等。3学科教师要制定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主要举措、进度等,明确学科实践活动课。4倡导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计划,要求列入个性管理计划的人员撰写课题研究计划。5撰写计划具体要求:见《小学制定计划的作业指导书》。
二、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环境
1学校每学年组织23次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年级组、学科组和少先队根据各组织情况组织主题教育活动。2基本要求:1主题活动要撰写专项活动方案。2各级主要教育活动严格控制活动规模,不能超出组织范畴。3主题活动要控制活动强度,不能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4主题活动要充分考虑下级组织(特别是一线教育教学人员)的主体作用,使之能够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参与活动。注:参见《小学各级组织主要活动管理办法》。3教育环境:1各级组织的教育主题要充分利用教育环境的渲染作用。2教育教学环境设置。参见《教育宣传媒体管理办法》。3班主任、大队辅导员要加强班级和少先队网页的维护。相关要求见相关管理文件。4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其管理人员要运用家访、网络通讯等方式,争取家庭教育资源。注“家校互联”使用要求: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每周通过家校互联发送3次以上学生信息,艺术、体育等其它学科及相关管理人员根据需要使用。4寄宿班每月组织一次主题教育或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主要活动(执行《主要活动管理办法》。)
f三、课堂教育教学
(一)备课1单元教案1学期的教学任务要落实到各个单元之中,撰写各单元教案。2明确本单元与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3明确单元教学重难点和落脚点。4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措施以及课时安排。2课时教案1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分析知识、能力要点,体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