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写作、学生辅导,教研教改等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不要养在深闺人未识,使每个教师都有“名”可图,从而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名师,甚至大师。有人说学校缺名师、大师,我认为主要是成就名师、大师的平台太少,缺少成长的台阶,而名师、大
f师是需要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再者评价标准的狭隘、偏执,评价过程有失公平、公正,教师不能心悦诚服,间接阻碍了教师的参与热情。二是教师也需要教化。很多学校重制度管理,轻思想教育,殊不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之所以千年承传,深入人心,是一代一代教化的结果。我们再翻开中国现代革命史,物资那么馈乏,条件那么艰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什么能打胜仗,这与思想教育搞得好是分不开的。教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反思,一种是灌输,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重点关注第一种情况,即教师自身的反思。如果给他们提供一个环境,一个时间,让他们自觉地在与榜样的对比中反思,在教育教学的重大历史责任感下反思,在广泛的阅读中反思,就能够使教师摒弃浮躁,提升思想品位,静心教育教学。《大学》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教师忠心教育,倾心教育,整个教师队伍将是一湾活水,圣洁剔透而生机蓬勃,流淌到哪里都会润泽一方。其次,谈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教师实施教育过程的重要保证,没有较丰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可以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是一句空话。多年前,我曾经出于对某教师的好奇(也可以说是困惑)跟踪调查了他所教班级的三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位教师任教低年级数学,学生考分很高,而他的教法却很简单,计算题背结果(20以内的加减法就像背课文一样背),应用题背程式,概而论之,没有具体问题的适用性分析。仨学生又听话又用功。在以计算为主的一、二、三年级仍能保持优势,四、五年级以后成绩下来了,显得很一般。学生的优势为什么不能保持?对这个结果,我查阅相关资料,冷静分析。我发现这是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的问题。死记硬背计算结果,一方面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使学生丢失了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割裂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阻碍了自然生活的数学模式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脑中储存信息与现实生活不能有效链接。学生的学习缺乏后劲,便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回过头来看看教师的现状,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令人堪忧。以笔者所在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