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f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
实验项目名称:串口通信实验实验时间:2017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什么是串口,串口的作用等。2、了解串口通信的相关概念3、利用keil软件,熟悉并掌握中串口通信的使用4、通过实验,熟悉串口通信程序的格式,串口通信的应用等
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实二、验原理
1、串口通信概念:单片机应用与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时,往往作为前端机安装在工业现场,远离主机,现场数据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发往
主机进行处理,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如下图所示。
2、串口数据通信方式及特点★数据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所传送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
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根数据线。特点:速度快,成本高,适合近距离传输
如计算机并口,打印机,8255。★串行通信:所传送数据的各位按顺序一位一位
地发送或接收。只需一根数据,一根地线,共2根
第2页共8页
f第3页共8页
f第4页共8页
f满,置位接收中断标志RI,该位可作为查询标志(或引起接收中断),通过ASBUFCPU将这帧数据并行读入。由上述可知:1甲、乙方的移位时钟频率应相同,即应具有相同的波特率,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2发送方是先发数据再查标志,接收方是先查标志再收数据。通信过程图如下:
7、串行接口的控制寄存器:串行接口的控制寄存器有两个,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和能改变波特率的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其作用如下:(1)SCON,字节地址98H,(可位寻址)SCON用于确定串行通道的操作方式和控制串行通道的某些功能。也可用于发送和接收第九个数据位(TB8、
RB8),并有接收和发送中断标志(RI及TI)位。SCON各位的意义如下:
此处,SM0、SM1指定了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若设振荡器频率为fosc,则规定如下图:
SM2:在方式2、3时,多机通信的控制位。方式0:SM20;方式1:①若SM2=0,只要接收到8位数据,就激发中断标志(RI=1);
②若SM2=1,则只有在接收到有效停止位时才能激发中断标志(RI=1),否则接收数据无效,且RI仍为0。8、串行口波特率计算方式:
第5页共8页
f9、串行口的波特率有两种方式:固定波特率和可变波特率10、串行通信编程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查询方式:查TI或Ri是否为“1”。中断方式:如果预先开了中断,当TI、RI为“1”,会自动产生中断。注意:两种方式中当发送或接受数据后都要注意清Ti或RI。查询方式发送程序:先发后查)
发送一个数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