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考查内容: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1.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1.智能差异与教育2.人格差异与教育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4.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反映了人格的
A.稳定性B独特性
C.统合性D复杂性
2.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乌申斯基B.赞科夫
C.维果茨基D.科尔伯格
3.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儿童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所处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前运算阶段儿童所不具有的一项特征是
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5.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
A.匈牙利B.瑞士
C.瑞典
D.美国
6.关于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发展因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长
B.练习和经验
C社会性经验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7.艾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fA.信任对不信任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8.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
9.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
A.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
C.勤奋感与自卑感
D.友爱亲密与孤独
10.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
A.德国的赫尔巴特B.美国的艾里克森
C.美国的科尔伯格D.德国的科尔伯格
11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的道德发展
水平是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
12.关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
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
C.科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
D.科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13.有关智力性别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
B.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