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诠释四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诠释四清光(三)诗歌中的表现手法1.兴也叫起兴。“兴”就是先写其他事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引出诗歌话题的由头。譬如,要写两个人的感情久远,我们可以说,“咱俩的感情永远在”,但这样说,未免显得直白和突兀。为了避免这种直白和突兀,我们就可以用“兴”的手法来表达,在前面加上相关的引句:“山在水在石头在,咱俩的感情永远在。”加上这么一句,语言就顺畅了,意思就突出了;加上这么一句,还使前后构成了比喻关系(比兴),不仅使感情形象化了,而且还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因此,“兴”又常常寓有隐喻手法,又常常起到渲染烘托作用。例如,汉代民歌《孔雀东南飞》,诗的开头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是以孔雀的徘徊流连来点示、渲染焦仲卿、刘兰芝彼此顾恋、难以割舍之情的。从古典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比兴能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表达那些不很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还能避免叙事或说理的质直,使之委婉含蓄。如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诗中三四句运用比兴手法,前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晁衡高洁的品德;后句寄兴深微,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怀念之情。2、象征是指诗人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描绘来表现与之在某一方面相似的、相联系的思想感情等抽象观念。象征是一种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运用象征手法可以避免浅露直白,可以含蓄地揭示事物的内在意义,让读者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主动地领略形象寄托的寓意,取得委婉深刻、耐人咀嚼的艺术效果。古诗中运用象征手法的,常见于咏物诗及一些写景诗中,如王勃的《咏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等。根据上面对象征含义的解释可知,象征是由形象事物和抽象观念两部分组成,而且两部分之间有相似点、相通点。通常运用了象征手法的诗歌,我们直接感受的是诗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画面,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潜隐于背后,一显一隐。因此,对于这类诗歌,由此及彼,由“显”及“隐”地体味其“显”与“隐”的共同点,便成为我们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3、抑与扬抑,即压抑、贬低;扬,即褒扬、抬高。抑与扬的恰当使用,能够造成诗歌行文的波澜起伏,能够强化诗人的思想感情。如诗人要在诗中褒扬某事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从相反的贬抑处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