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创建信息化特色学校,对于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把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加深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根据我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结合我校教育实际,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沿着“信息技术特色整体特色学校”的轨迹,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特色办学之路。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教育信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f(二)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三、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按照我校制定方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快我校信息技术研究再上新台阶。
阶段目标:在原有工作和进期目标的基础上,成立建设一支具备信息化素养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全面有机整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内涵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远景目标:在审视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在带动、平衡信息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情况下,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校本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示范建设和区域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学习型区域建设。
四、建设和应用的具体内容
(一)前期调研
f根据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条件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初步提出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制定可行性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资源库建设内容规划(1)民族礼仪文化(2)民族风俗文化(3)民族服饰文化(4)民族饮食文化(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