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从几个案例谈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创新
朱彤
【专题名称】中学数学教与学(高中读本)【专题号】G35【复印期号】2009年12期【原文出处】《数学教学研究》兰州2009年7期第23~26页【作者简介】朱彤,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325005。
复习就是再现学习过程,将已学知识加以梳理,纳入整体系统之中。复习课是教学诸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然而,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复习课,目前有两种偏向,一种是不进行知识技能的整理,以题海代复习。另一种是复习整理干巴巴,学生不爱听。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钟情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复习课比新课更难上,因为新课是在学生不懂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而复习课是在学生有点懂,但还似懂非懂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要上出新意来,那就要用心,复习课应该整理知识技能,但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可以活泼些,包括让学生参与,最好还要有点拨,有新东西,也就是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上要有所创新,笔者认为关键是找另一条线索把旧东西贯穿起来,这样的温习方法容易发现哪些主要环节没有弄懂。在省级课题《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复习课课例分析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积累了一些教学案例,从这些案例出发,笔者试图寻找把知识贯穿起来的几类不同的线索,请同行指正。
一、以新的知识内容为线索把旧知识贯穿案例1《函数的基本性质》复习课。在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后,有必要对这些
内容进行复习与整理,函数
恰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它的基本性
质及其拓展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良好素材,它与后续要学习的基本不等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呈现的是一节关于函数
的基本性质的探究型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的主要流程。
问题1关于函数fxx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了什么?未知的有哪些?如
何探索?关键在作图,在讲评学生所画的图形的基础上,教师展示用几何画板所作的函数图像。
师生共同口述,写出函数的单调性、值域,如表1所示。
ff二、以新的逻辑顺序、思想方法为线索把旧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案例2《等差、等比数列》复习课。1设置情境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2复习回顾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可以先一起复习等差数列,让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自行得出等比的相关概念。通过这一回顾,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概念形式上的相似之处。3运用类比推理进行探究。在认识了运用类比推理进行探究的方法之后,教师设置了如下若干性质探究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f类比推理的方法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