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效节水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规程
膜下滴灌是膜下灌溉的一种。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地面给水管道(主管、副管)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管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该技术适用于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干旱地区节水增粮的关键性技术。膜下滴灌是现代节水灌溉中一次新的突破,它结合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一、玉米膜下滴灌增产的经济效益玉米膜下滴灌耕作比露地玉米种植增产3070,有的地方产量成倍增加。由于灌溉是管道输水,输水损失很小,滴灌时能使水比较缓慢均匀渗入膜下土壤中,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比普通地膜灌溉省水4060,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95以上。在早春冷凉、无霜短、年积温少、自然灾害较多、伏旱严重地区,为了使玉米抗旱增温早成熟,采用该项技术,可大幅度提高产量,从而获得高产增收的效果。二、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主要因素1、保水作用: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土壤中的水可源源不断上升到地表。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
1
f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对自然降水,少量以苗孔渗入土壤,大量水分流入垄沟,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被作物有效利用。2、增温作用:土壤耕作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汽化热损失极少,温度下降缓慢。据农业部门测算,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衡量土壤耕性和生产能力主要因素包括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地膜覆盖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可提早15天成熟,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4、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