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困惑
现行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常常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存在一些困惑。一、如何进行课堂互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确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但是,在课堂上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只是少部分个性张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而且,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越来越严重。现在说到“自主性学习”,教师便不敢“多言”,唯恐因循了“满堂”、“满堂问”的老路。但是把语言放在特定的语境和课文背景中去解读,必须要教师“扶上马送一程”。真正有效的教学要在教师桥梁作用的引导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让教和学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有利于教学的信息(比如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人施教,才能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和师生的生命活力。创设和谐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气氛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才能形成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增强二、多读多背多写是否一定能学好语文?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多读多背多写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对的,但是语文考试中选择题成为最不确定的因素,
f一个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很全面的学生会最终因选择题失误而名落孙山,令人痛心不已。严重挫伤了学生常规学习的积极性,迫使他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研究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上,教师的教学重点自然偏向考试训练,从而将语文的教与学引向非语文的怪圈。
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自主提高的过程。因此,课外阅读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所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是阅读的信息量,还是课外阅读所达到的能力要求都要提高许多。
三、作文如何得高分?现阶段初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作文,由于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完全与课文教学脱节,作文训练独立于课文教学之外,不受时效性限制,导致训练的随意性增大,课文的示范作用很难发挥,大多数训练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或命题太俗,或限定太死,或与过去训练重复,教学中难于执行。近年来中考作文评分鼓励打高分、满分,严格控制不及格,作文得分率逐年攀升。各地考试作文评分步其后尘,形成一种虚高现象。学生误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真的很高,无须再练,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