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2
.
f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三《过零丁洋》。
教学
1.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环节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要点提示: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2.品析下面的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四)《水调歌头》。
3
f1.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接着
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