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的不同:前者气势雄浑,
感情奔放,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七)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下列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
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
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
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⑴月色入户.。
户
⑵盖.竹柏影也。盖
⑶止.午、未、申三时。止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
上有什么不同?(5分)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4【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4
f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复习学案9参考答案
【答案一】
1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
【答案二】
1.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2.A(“隐”是“遮蔽”的意思)3.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
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4.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5.(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3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
4①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②闲仙1分
【答案五】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1消散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