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诗意般的数学
数学诗与现代数学
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韵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也就是说,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诗是精粹的语言艺术,诗人必须运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数学家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工作。两者好像无缘,但它们都以和谐、对称、简洁、严谨而著称。若把数学和诗歌联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当代著名作家秦牧说:“诗歌中适当地引用数字,有时的确情趣横溢,诗意盎然。”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数字一、二、千、万揉入诗中,生动贴切,妙趣横生。又如宋代邵雍写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20个字,用十个数字描写了一路的景物,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数字入诗,就成了数学诗吗?诗歌里的数字是属于模糊范畴的一种符号形式,和数学语言要求的精确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面的数字就并非能和数学里的数字所传递的信息相等同,它们分别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符号体系。以数字入诗歌,这也是由汉语语言的特殊性所至的,因为在汉语里,一般的数词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非和数学的数字那样具备精确性和单向性。如果数字一旦入诗,就成数学诗了,那么中国古代的《易经》就应该是一本最早的数学诗集了!可见,数字入诗并不是数学诗的特征。
什么是数学诗呢?数学诗首先应该是诗,应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其次,它有别于一般的诗歌,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诗人的灵感除来自于日常生活外一定还有来自数学生活的一部分;第二,数学诗歌的意象化,一定有数学的具象(例如数学概念、变换、感悟)作为载体;第三,数学诗更能发掘数学本身存有的美感,在发掘和体现的过程中应该是自然的贴切的从而是具有感染力的,绝不是数学符号的堆砌。显然,数学诗是诗歌体裁中的另类体裁。并不是所有诗人都能写数学诗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家都会写数学诗的。它对于从事这一创作的人员有相当的要求,他既有浪漫的激情,掌握了诗的表现手段,同时他也是数学的行家里手,具有一定的数学造诣,否则他不可能在数学感知的过程中领悟诗意。
中国当代有许多数学大家写过不少优秀的数学诗。世界级著名数学家、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省身教授,于1980年在中科院的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