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三、(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2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4分)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3任意选择A或B组补写出语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
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共5分)
A组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
色,
,
,在雨中哀怨,哀怨有
彷徨。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
辉,
。
B组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指
点江山,
激扬文字,
。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
f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荡漾。
,在我的心头
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意象”及其解读“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的“我”以外,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等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全都是“物”,用南宋诗人张孝祥的话来概括,即“万象皆宾客”。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便是所谓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因此,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如秦观《满庭芳》中的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词中的“斜阳”“寒鸦”“流不”“孤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全部浸染了词人的哀伤和忧郁,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形象交融而产生的“新物”。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确切地说,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诗人总是戴着感情的有色眼镜看世界,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