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藏文字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多布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
摘要:藏文创制年代和发展历史问题,一直是我国藏学界讨论的重要学术命题之一。本论文通过整理藏文字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命题研究中存在的学术问题提出了解决和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藏文字学术史综述
作者简介:多布旦(1974),男,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藏文与敦煌文献。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1
藏族传统史书记载,藏文产生于公元7世纪吐蕃松赞干布时代,由当时著名的文臣吞米桑布扎依照印度梵文创制而成,同时编写了八部藏语语法著作,其中除《三十颂》和《性入法》两部外,其余六部在朗达玛灭佛时被焚烧。对这一文字发展史的记载,藏族传统学者均持认可态度,已成为传统学术史上有关藏文发展史的定论。但是在现存的吐蕃古文献中除了法藏敦煌文献PT783《八转声颂》外,还未出现有关藏文文法理论的资料。该文献是公元九世纪末吐蕃著名翻译家官法成所译,内容是梵文“八格”文法理论,是藏文《三十颂》文法“八格”的理论雏形。也是目前吐蕃古文献中唯一一部有关藏文文法理论的资料。直至公元12世纪末,著名学者觉丹热贝仁智首次提出“藏文三次厘定”之说,是传统文献中有关藏文发展与演变的最早文字记载。认为第一次厘定为赤松德赞时期,第二次厘定为热巴巾时代,第三次厘定从公元10世纪大译师仁青桑布到12世纪恰译师为止。此后无论史书或文法理论,均依此为基础,一致认为藏文发展历经“三次厘定”。但对于厘定内容、厘定具体时间、厘定标准、厘定人员等学术规范问题均无探讨。加之目前还未发现通过考证确定为赤松德赞以前的文献资料,因此,在缺乏新的资料作为佐证的研究条件下,有关藏文创制发展的传统的学术定论实际上已成为学术疑难问题,并引发的了新的学术命题。直至上时期中叶藏族学者根敦群培在《白史》中首次提出藏文是以古代印度笈多文蓝本而创制的新观点,开启了藏文产生发展问题的当代学术争论。旅居意大利的藏族学者南喀诺布在《论藏族古代史几个问题》中,认为藏文并非吞米首创,而此前就有。群培多杰在《藏文渊源初探》1一文中提出藏文源自象雄文的观点。才让太在《藏文起源新探》2中明确指出,藏文是古代藏族借用象雄文字母记载本民族语言的独立的符号系统,并非吞米所创,是藏族古代先民在自己的文化生活中集体创制。对藏文的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