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臭与
摘要腋臭又叫“臭汗症”、“狐臭”。此病的患者腋部有一种难闻的气味。腋臭分全身性和局限性,根据统计,100个全身性狐臭病人中有38人有明显家族史,并且各个家族腋臭的气味不同;100个腋臭病人有86人为多汗症。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有腋臭则几乎全部子女有患病。目前腋臭的病理生理解释主要围绕在大汗腺的分泌活动。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确认,已有的分子遗传机制中以油性耵聍的基因ABC11与腋臭的确定关联强度高。关键词:腋臭,家族性,遗传,ABC11
正文腋臭(AxillaryosmidrosisAO)是i多汗症和臭汗症的合并发病,是指腋窝皮下脂肪层的
大汗腺过度分泌寒夜后经细菌分解后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气味。腋臭的家族聚集特征早已引起医学界和科学界的关注,临床上观察到腋臭患者的亲属明显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早在1934年日本学者驹井卓提出腋臭病为遗传病ii。根据对国内490名腋臭患者的统计iii,490名患者中,其父母的发病率为3061,而且其同辈兄弟姐妹的发病率为625。同样的为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两篇文献分别从分子遗传学iv和社会统计学v对腋臭的遗传性进行了调查和阐述,提出了腋臭具体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但当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的论文中未发现明确的致病基因或连锁区域。
在组织学层面,大汗腺是腋臭产生的重要组织,有学者通过病理研究发现腋臭患者大汗腺的数量、密度、体积均出现明显增加,上皮分泌细胞肥大vi。在针对腋臭的主要成份的研制中,日本学者发现腋臭的主要刺激味来自E3M2H(3乙基2己烯酸)vii。E3M2H从大汗腺细胞到腋窝皮肤的分泌、转运过程已经基本明确。该转运过程涉及载脂蛋白D(Apolipoprotei
D,ApoD)的表达,且ApoD在腋臭人群和无腋臭人群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性viii。腋臭产生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腋臭的发生及程度,可以概括归纳为基因、性激素、神经调节、饮食等四个方面。一、基因因素
大多数腋臭患者具有家族史,在统计上表现出显著的遗传特征。目前研究认为气味是个体基因的外在表现,受到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腋部分泌物成分由基因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而基因是决定腋臭发病的内在因素,在通过对大样本人群的研究中共检测到多达数千种不同物质,样本间组成、含量以及比例差异显著ix。因而可以认为调节腋臭的基因可能非常复杂。
f近年来研究中有学者发现ABC11
基因上
538GArs17822931位点的显性与腋臭的发病联系密切x。其编码了大汗腺的ATP驱动型外排泵,影响了大汗腺上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