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影响
摘要本文认为国际金融业的过度创新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能成为反对我国金融创新的理由推进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内部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削、政策制度设计、外部市场环境和监管模式密切相关因而实现盈利模式转型也要多管齐下形成联动。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6005605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逐渐向全球漫延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这场危机引发了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重新认识也迫使我们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重新予以思考。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国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转轨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转轨经济条件下既能有效避免国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能快速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战略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全球金融危机及对我国银行业的战略思考
f一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金融业的主要弊端1金融过度创新并脱离实体经济。大量的次级贷款通过证券化过程派生出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MBS。在MBS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证券化又衍生出大量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ABS其中包括大量个性化的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gatio
CDO、信贷违约掉期CreditDefaultSwapCDS等。金融机构在CDO和CDS等衍生品交易中还往往运用高杠杆比率进行融资。于是基于1万多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创造出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次级债MBS并进一步衍生和创造出超万亿美元的CDO和数十万亿美元的CDS金融创新的规模呈几何级数膨胀而这一切均建立在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的次级贷款上从而将整个金融市场暴露在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2、金融监管失控。出于对自由经济的推崇长期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对一些金融创新总是听之任之对部门庞大而迅速扩张的“非正式机构”包括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有时被称为“隐形的银行业”、CDS和CDO等金融衍生工具完全通过场外交易市场0TC如在各机构间进行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和清算系统金融市场和监管当局根本无法做出全面监督和风险预警。同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