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补界面要干净、无杂物和浮灰、无松动的集料界面底部无龟裂和唧泥、渗水现象。出现潮湿界面时必须要烘干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33病害修补中的防水措施
331四周接缝要布满粘层油但不流动。
332多层次修补要形成台阶台阶宽度为50厘米。
333四周接缝面层涂乳化沥青防水。
334四周接缝填料略高一点加大震压遍数提高四周填料的密度。
f335修补表面不出现集料离析现象。
34修补平整度的控制
341分层填筑时面层厚度可以适当调整上面层控制在4厘米厚松铺系数采用118125经现场试验确定。
342有病害处两个坑塘相距不足1米时上面层连通形成一个修补面。
343四周接口纵横向3米直尺检查要小于5毫米才能保证接口平顺。
344用较细的集料填边先压边逐次向中间推进。
345压实度是保证平整度的先决条件修补时开口面积要保证每层压实机具都能下去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尽量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对小面积修补区域采用夯锤、夯板、小型压路机联合作业碾压56遍确保每层的压实度。
4养护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让其自然冷却后再开放交通但仍应设置路障禁止与路面施工无关的车辆行驶以避免污染路面。
三水泥稳定碎石层基坑修补
主要处置的病害为对网裂或龟裂路面采用铣刨机铣刨出沥青混凝土面层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病害情况处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如需立即铣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重新铺筑水稳基层对路面沉陷沥
f青混凝土面层破坏严重路段直接铣刨路面面层和基层水稳层处置后按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序进行路面面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原材料检测→试验配合比→配料→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和→运输→测量放样→摊铺→稳压→碾压成型→质量检测→养生
1、施工准备
11材料
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水泥质量采用初凝及终凝时间满足施工要求、标号适宜的水泥为使水泥稳定基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不使用过期、快凝、早强、受潮的水泥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分批进场碎石颗粒级配严格符合规定压碎值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水应洁净不含杂质凡人或牲畜饮用的天然洁净水都可使用。
1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基坑试验段
由于该道路铺筑的水稳层均为基坑修补试验段的目的是为大面积或后期项目施工提供可靠数据验证施工方案或工艺是否合理、施工设备是否满足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要求以及一次施工段长度的适应性以保证工程质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挖机或装载机配合人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