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名称
校园文化建构研究以嘉祥一中萌山校区为例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嘉祥一中萌山校区三面环山一面临城,背倚萌山,怀抱独坐山,南望洙水,前身为曾子书院。2015年夏季高考贾静以裸分726获得山东省状元,侯郡潇、刘爽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让嘉祥一中一跃成为了全市重点、全省知名的省规范化高中。
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期以来又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嘉祥一中不遗余力地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特别注重挖掘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如儒家负重致远思想、曾子孝道文化、石雕艺术等。独立开发和编著了《弟子规》《孝经解读》《嘉祥籍文化名人》《嘉祥地方文化简介》等校本课程。学校的教研楼辅仁楼,教学楼至真楼、至诚楼、至善楼,功能楼琴馨苑、聚英楼、聚德楼、聚才楼、聚婧楼,其他代表景点三省亭、格物门、砺慧广场、孝墙等,命名多出自曾子及其他古代圣贤所著典籍。
2016年春天,嘉祥一中萌山校区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中小学校舍改造的统一规划,大刀阔斧地启动嘉祥一中东扩工程。按照设想,校区在原面积之上扩大近一半,嘉祥一中迎来60多年变革史上的重大机遇。但同时应看到,校园建筑布局和文化建构亟需重新整合与设计,而学校缺少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嘉祥一中萌山校区校园文化重构亟需深入一线的调研与高瞻远瞩的眼光。
学校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性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存在。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合。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的提出着眼于当地文化特色,积极寻求当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构上的结合点,让当地传统文化在一座现代化学校里植根新生,架起传统与现代沟通的桥梁,而不是视为过时的东西加以遗弃。立足学校东扩现实,努力为嘉祥一中领导提供校园文化建构上的参考,融合集体智慧与个人研究,早日实现嘉祥一中文化建构上的大飞跃。因而,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独到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现状、水平:1980年11月,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首先肯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大力支持其举办“校园文化建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