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的策略:注意有效的激励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重要手段,恰当把握和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如何避免“廉价的表扬”,进而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这不仅需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探究,也需要研究评价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我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情感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确实有头脑”、“很有自己的见解”、“鲁迅是大文豪,你是小文豪”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如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说一句“好,不错”,这是无效评价。如果能针对性地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果在速度上再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注意某一处的语气。”等等,这样的评价一分为二,具有辨证性,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感到被关怀后的温暖。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除了内容详实,还应做到有根有据,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乏力。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可比性材料:学生过去的有关情况(纵向可比)和学生在班级或更广范围内所处位置情况(横向可比),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具体做法:(l)挖掘特定环境中的可比因素。如:“你的表现比船夫还厉害!”(《威尼斯小艇》)(2)与同学对比。如:“你的想法最有独创性!”“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3)与教师对比。如:“你读得比老师还好!”(4)与
f自身对比。如:“我真的不认得这是你的字,进步太大了!”
3.讲究语言机智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林海》一课,当研究大兴安岭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有位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