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答: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1)~(2)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要意象。(2)①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答: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1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为诗歌的主
阁下宛溪,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乌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②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宫。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勾连古今,写登楼所见之景:放眼天际,唯见草色连空。诗人眼中风景如故,但六朝繁华已为陈迹。B.第二联写的是眼前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飞鸟来去出没在山色之中,诗人隐约听见夹溪居住的百姓歌声和哭声。C.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望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7
f名校试题
会员交流资料
D.诗中使用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景物描写实虚结合,将风物景色表现得有色有声,传达出诗人明朗的心境。E.诗人由六朝文物消磨而云天不为之变起兴,全诗笔意挥洒自如,含蓄有致,对仗精妥,意象颇有新意。(2)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见《瀛奎律髓汇评》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答:19.阅读下面的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②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漏断: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②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后贬居黄州而作。(1)古诗词写景往往意在抒情,请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简要赏析词上阕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答:(2)古人评论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