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基础知识思想主题表现手法
意境形象鉴赏技巧炼字赏析
古代诗词欣赏基础知识小结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西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手
法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战国时期: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孕育出了伟大
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
《楚辞》。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
创作道路。两汉时期: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
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
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东汉时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
式,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
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建安时代之后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中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还
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中著
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
上桑》,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
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
巧妙结合。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
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田园诗:代表人物是陶渊明,
还有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被称为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的谢灵运。诗歌多
描写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也体现了亲自参加农业劳
动的喜悦和辛劳。主要特点:平和醇美,自然冲淡。
唐朝: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