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止狱措刑》课文翻译
(我想探讨的)问题(是):周成王、周康王统治天下,监狱空虚;汉文帝、汉景帝继位统治,刑罚不被使用;太宗(做君王)教化臣下,人们不违犯刑法。完成这样的功业,它的经验在哪里呢?夏桀、商纣在上位统治,每家每户都可以被惩治;秦始皇做君王,囚徒塞满路途。导致这些弊端的,它的原因在哪里呢现在想要借鉴夏桀、商纣、秦氏的弊端,继承周成王、康王、汉文帝、景帝、唐太宗的功业,使人们懂得耻辱与规矩,使刑罚被废止不被使用。(我)完备详尽地分析这个问题的根本与次要的方方面面,写在这篇策论里。我听说仲尼有这样的教诲:(百姓)已经众多了,然后要使他们富裕;(百姓)已经富裕了,然后要教化他们。管子也说:(百姓的)粮仓充实了,(他们才能)知道礼节;(百姓的)衣服食物充足了,(他们才能)懂得荣誉与耻辱。既然如此那么可以说粮食充足财物丰厚,然后礼教从这里兴起。礼仪施行教化确立,然后刑罚从这里被废止。过去的事情不忘记,(可以做)后来的事情的借鉴。我请(陛下您允许我)用过去的事情阐明这个道理。在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天下人富裕长寿,人们懂得耻辱规矩,所以监狱空虚了四十多年。在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节约用度奖励农桑,天下人殷实富裕,每个人都自我爱惜,不违犯刑法,所以每一年断决案件,仅仅只到四百起。到了我们大唐太宗的朝代,用勤俭教化百姓,人们因此而富裕,又用德教教化百姓,(国家)达到了太平的境地,所以一年断决案件,不满三十起。虽然是由于贤明的圣君谨慎用刑,贤良的官吏谨慎断案所导致的,然而也是由于天下的人们,生活富裕品德端正很少犯罪。在夏桀、商纣的时代,(暴君)横征暴敛,天下百姓贫穷困苦,有怨恨无耻辱感,奸邪违法作乱的人大量产生,所以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可以惩治。到了秦朝的时候,加重赋税因而耗尽了人们的财力,使人们到遥远的地方服役因而耗尽了人们的体力,体力耗尽财力衰竭,(百姓)全部变成寇贼,成群的盗贼满山都是,囚徒塞满路途,所以每年断决罪案,数量达到十万起。虽然是由于残暴的君王滥用刑罚,奸邪的官吏玩弄法律所导致的,然而也是由于天下的人们,因为贫困想到邪恶因而多有犯罪。这样看来,用刑的多少,与犯罪的多少相联系;教化的兴盛与废弃,与人们的贫富相互联系。圣明的君王不担心用刑的繁多,却担心犯罪的众多,不担心教化的废弃,却担心人们的贫困。所以人们如果富裕了,那么教化就会兴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