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李会玲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是通过测量护理工作的结构、过程和结果,反映护理工作对患者结果的影响,用于评价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结构指护理人员数量、技能和受教育程度,结构指标包括护理人员数量、技能配置。护理工作的过程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所有活动,包括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工作的结果指通过改进护理工作而得到改善的患者健康状况,受到护理工作的结构及过程的影响。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有助于促进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不仅能提高各级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也能为患者安全与满意提供保障。现将敏感性质量指标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方面罗列如下:一.结构指标:1床护比2护士人力结构与素质配置3PICU专科知识、新技术、新项目的培训时数4急救药品及物品完备率,PICU设备及其管理合格率5病人危重度及平均住PICU时间6护理管理制度完整率,护理实践指南知晓率二.过程指标:1基础护理合格率2常用检测技术操作合格率
f3管饲喂养合格率4气道护理合格率5深静脉导管护理合格率6护理风险评估7疼痛管理8镇静管理9约束具的使用1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11健康教育执行率12手卫生执行率13洗手正确率14引流管护理合格率15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6医嘱及口头医嘱执行正确率三.结果指标:1患者满意度2护士满意度3外周静脉炎发生率4红臀发生率5抢救成功率6非预期2448小时重返PICU率7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f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9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10给药错误发生率11非计划性拔管率12跌倒坠床发生率13压疮发生率14静脉外渗发生率15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外周静脉炎发生率17院内感染发生率18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