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整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医药及口腔装备制造、基于3D打印技术的智能化铸造,拟将“中国牙谷”打造成为全国唯一的“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基地,以千亿口腔产业助力资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省级层面全方位的支持。
四、构建要素聚集的支撑体系
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充分的要素保障。一要推进“人才工程”建设。政府应从政策、项目、环境等方面加大引才留才力度,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加入“抢人大战”吸引川籍高端人才回归,强化本土人才培育使用,优化人才发展空间,建设一批适应先进制造需要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战略型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要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通过市域范围内生产力布局的控制性规划和结构性调整,充分挖掘土地存量和环境资源,进一步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三要促进财政金融融合。各地要以财政专项资金为引导,建立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强化产业发展基金的融资担保功能,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建立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吸引更多金融资本投向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四要制订完善配套政策。各地应在简政放权、对外开放、要素市场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等重要环节,推出有针对
f性的改革举措和差别化的促进政策,在企业技改、品牌建设、技术转化等重点方面,为企业提供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五、营造法治护航的优良环境
企业不怕竞争,就怕不公平竞争。强化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构建规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企业最为关注、最为需要的政务服务。一是要制定“权力清单”,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公布涉企收费负面清单和产业投资负面清单,坚决查处涉企业乱收费行为,消除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隐性壁垒,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干预。二是要加强执法监督,强化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严厉惩处不正当竞争和侵权行为,坚决淘汰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环境质量的落后装备和产能。三是要推动工业文明,探索制定先进制造业企业评价标准,增加对企业创新、质量品牌、投资效益等奖项的考核内容和权重,营造“工业强省(市、县)”的社会共识和文化氛围。四是要培育“工匠精神”,构建高水平技术工人的引进培养机制,大张旗鼓地组织技工培训、技能大赛等活动,建立竞赛和立功等激励机制,让我省涌现更多的“行业工匠”乃至“大国巨匠”。引导企业培育现代工业文明的合作精神和契约精神,立足于做精做专、做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