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电子银行营销策略
随着互联网金融大时代的加速临近,依靠高成本维持的农信社传统柜台服务已开始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与之相比,高效便捷的电子银行更加适合如今竞争激烈、开放透明的金融市场。对于金融机构,电子银行省去物理网点的资金投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对于客户,能在参与度与协作性俱佳的平台快速找到适合的金融产品,获得全面的金融服务,更加省时省力。
鉴于诸多优点,处在转型时期的广大农信社纷纷不遗余力狠抓电子银行替代率,但结果大都不尽如人意,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客户数量大,但是电子银行使用率较低,特别是网上银行、POS机、动卡率等都较低,无论城区还是乡镇,柜面业务量居高不下,尤其是一些偏远网点依然存在排长队的现象,多数客户仍旧使用存折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即便开通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依然在柜台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各类电子银行交易渠道业务量的占比没有明显改变。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客观方面农村市场确实存在特殊性,农村地区客户文化水平,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而主观方面往往是因为大部分行社还未掌握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业务思路不清晰,营销工作不能有的放矢。因此,农信社要想加快柜面业务电子化的脚步,不管是上至职能部门还是下至一线员工,都应该做到以下四个“准确”。
1
f一、准确识别目标客户纵观各家农信社的电子银行营销策略,不难看出多数制定者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老年客户群占用较多柜面资源,从而针对此类客户投入成本进行推广,却忽略了占用柜面资源与之不相上下的中青年人群。由于老年客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吸收新鲜事物较为迟缓,对此群体推广电子银行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若要达到一定的电子替代率,将学习能力更好、耗用成本更低的中青年人首选为电子银行的目标客户来开展营销工作,必定事半功倍、更显成效。二、准确判断适用产品向一位长期用存折取几百块钱的老年人营销网上银行,就算是非常优秀的销售员,想必也很难成功,因为在柜台业务短短几分钟内说服客户接受一种完全不合适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反之,找准客户真正适用的产品,帮助客户解决主要矛盾,才能高效推进电子银行的成功营销。常用存折办理小额现金业务的中年人,一张借记卡能更加便捷省时地满足其业务需求;在柜台开卡的年轻人,手机银行同样适用于此类熟练操作手机APP的客户群;在ATM或柜台查询账户余额的客户,能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资金动态的只是一个r